因山結盟,攜手公益
「公益」是山盟公益協會的精神,因為這個初衷我們攜手創立了山盟公益協會
台灣山難事件中百分之五十是因為迷途,我們期望能加入台灣的步道指標標誌建置的行列,逐步將新竹以北的山徑建置完善,建置能反光且清晰易懂的指標,降低山難事件的發生,減少山中迷途造成的憾事。
目前由前桃園登山協會團隊研究建置出的標準化山徑路標系統,以實施於不少熱門山徑上,並且號召了不少民間登山團體一同出力,我們希望也能成為助力,結合更多的力量,一起完成台灣各大山徑的步道指標。
2024年開始,山盟預計認養新竹林保署的烏來山三:拔刀爾山、高腰山、美路南山路線,作為協會的第一條試辦路線,學習技術與經驗,成立專責志工小組,由此開始,逐步落實: 不再迷途,安全回家的初衷。
台灣山難事件中百分之五十是因為迷途,我們期望能加入台灣的步道指標標誌建置的行列,逐步將新竹以北的山徑建置完善,建置能反光且清晰易懂的指標,降低山難事件的發生,減少山中迷途造成的憾事。
目前由前桃園登山協會團隊研究建置出的標準化山徑路標系統,以實施於不少熱門山徑上,並且號召了不少民間登山團體一同出力,我們希望也能成為助力,結合更多的力量,一起完成台灣各大山徑的步道指標。
2024年開始,山盟預計認養新竹林保署的烏來山三:拔刀爾山、高腰山、美路南山路線,作為協會的第一條試辦路線,學習技術與經驗,成立專責志工小組,由此開始,逐步落實: 不再迷途,安全回家的初衷。
提供更準確的山徑使用人數作為管理單位的政策修訂參考。
2024年於宜蘭林業署礁溪聖母山莊步道完成第一組機器建置。
歡迎有需求的步道管理單位來信詢問。
-紅外線雙向感應系統
-6個月以上電池續航力
-防護等級:IP68
-工作溫度:-10度-50度
協會致力於山林的維護與環保,以長期的山徑淨山與設施維護、環境教育公益捐款、以及方便屋(廁所)的公益建造等三方面進行。
自112年創會至113年4月,與玉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林保署新竹分署、宜蘭分署合作,共計支援14次隊伍,總計有88位志工。
熱門山徑的遊客排遺環境汙染現象是目前台灣山徑重要的帶處理問題之一。
2024年開始,我們與陳威志建築師一起攜手合作,於阿里山眠月線步道建置第一座公益生態廁所,也期望後續能於有需求的山徑步道建置更多生態廁所。
讓登山的方便事,不再是惱人的事!
除了山徑步道的生態廁所外,提倡排遺帶下山也是我們希望能推動的。有鑑於日本登山報告的經驗,我們知道這是困難的任務,雖然困難但是重要,希望能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將美麗的環境資源傳承給下一代。
本專案將推行攜帶型廁所給商業登山團,以及與教育部山野教育計畫合作,共同推行「排遺帶下山」的觀念,提升登山者的素養,從根本去解決山徑排遺污染的問題。